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散落文]跨年前小記

混亂的2013年要結束了。人說2012年世界末日是騙人的,但總覺得世界末日不是騙人,也不是不來,只不過來的晚一點,而慢慢的,一件一件發生在我們身上。大埔、張藥房、苑裡、淡海二期、華光、全關、移工、游民、護理師、醫生、愛滋感染者、精障身障者、被盜林的原住民、被解雇的收票員......2013年,是許多人的世界末日。不是瞬間的那種,是持續凌虐的,宛如地獄。我們站在外頭,看著同樣身為「人」的同伴,在地獄裡不斷的被火燒,我們卻只是看著,冷漠的看著,絲毫沒有察覺到,下一個要被燒的是自己。

有朋友說:「我們無力改變」。這句令人氣憤,也無奈。
但除了嘴巴上說說,手上的事情依舊不能停。雖然不確定自己繼續做下去到底會不會有結果,但可以確定是,停了,一切就都完了。推動婚姻平權、愛滋感染者去污名、對土徵抗爭、反核四,雖然無力,有太多強大的反對力量,不得不憤怒,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情,去反抗,奪回話語權。一面垂頭喪氣,又「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去爭取屬於我們的權利。這一年大小遊行不斷,或許也是某種開花結果吧,雖這花不太漂亮,還有要加強的部份,但至少有點可見的結果,支持我們往前進。

   今年也是很多結束的一年。結束了一段三年的感情,及倏忽即逝閃電般的熱戀,最後在寒冬中獲得了重生。「重生」或許是說的太誇張,但經歷這段波折之後,自己必須還是要有人陪,情緒狀態才會比較好。即使我不需要被照顧,但總需要一個人穩定下來。某種程度上,也是太習慣有人陪伴,無法忍耐單身狀態太久了。或許也是代表我還不夠成熟,需要反省一下。但還是很開心,能夠在這樣的寒冬,能牽著手,在這冷漠卻又熱情的台灣土地上行走,前進。
    
在跨年前許下三個願望好了,去年的願望都沒有成真,再許一次: 
1、減肥成功。
2、學業社團維持一定水準別怠惰。
3、祝台灣所有人:不因性別、職業、國籍、有家沒家的,可以迎接一個安居樂業、可以說消話、不受歧視的一年。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雜手記]殘章片段.12/25

今年真的很沒有過聖誕的氣氛。一方面是自己要上班,另一半也沒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今年某些基督徒的行動太過令人厭惡,雖然耶穌不是主事者,但還是心理油然而出的不想過聖誕節。
今天上了五個小時的班,以為時間過得很慢,但對了時間跟對了工作日誌的內容,發現才做了一點點事情。雖然現在還在學習中,做事比較慢,但總會對自己有了太多的苛求。
接下來只剩兩次上班業務會帶我,接下來就要自己來了,趕緊能學的學一學,不然自己開始動工之後如果出了一堆紕漏,那可真不好玩。
來了基本上班之後收穫最多的莫過於拿到一堆書。雖然原本就有一些基本的書,不過由於某些書籍跟前任混在一起,也不知道哪些是我的哪些是他的,而且還有一些還在我這還沒拿回去。因此拿了超級多的書回家,然後不知道什麼時候看完。這些書籍要看完才能跟人簡單介紹裡面再說什麼啊啊啊啊,希望寒假有時間看。我想想拿了幾本書:軍犬精裝版,窺新舊版,同遊特拉維夫,男孩童話故事集,關西自由行,全部幹掉,有基生活,創世基,還有一堆古書。我覺得古書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看看以前的文字到底怎麼寫情色小說,古色古香的性愛畫面想必很刺激,閃開我先來(誤)。
不過拿到一本比較驚訝的,莫約三年前的一本筆記書,李李仁X蔣友柏的。當初看到其實很想買,但看到599的數字實在是下不了手就淡忘了。沒想到後來會用上班的方式拿到,算是今年的聖誕禮物吧,雖然這聖誕禮物有點過期了。李李仁的瞇瞇眼根本是我的菜,筆記書的寫真照也根本就像鄰居好爸爸,鄰居好哥哥型,沒有雕琢的草根味實在是棒極了。蔣友柏就有些做作,本來就不喜歡他,在這個對比下更是想要把他從封面拿掉,留下李李仁就好。(這樣真的好嗎。
不過大概是因為這個想法遭受到天打雷劈吧,我在下班的時候手機沒放好,從口袋掉出來,到學校上課才發現這檔事...慶幸有人撿到基本給上司,不過倒是很尷尬是真的。期末真的也快到了,明天要交一份一千字的心得報告,下星期一還要試教,下星期二還要交三千字的期末報告,一整個悲劇至極。希望我能活過跨年。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雜手記]殘章片段.12/23

1.最近忙到沒有性慾。雖然說沒有不好,可是總有種「啊,今天好像一件事情還沒做」的感覺。簡而言之我需要打手槍發洩。(話說這樣的事情公開PO出來真的好嗎?)

2.今天起床,睡得有點迷糊,不知是昨晚阿妹太累還是睡姿很差,到公司之後精神渙散,雖然該記的都有記,但很怕自己晚點之後就忘了。晚點還是寫個筆記把他寫下來好了。希望之後業務走了之後還能獨當一面,撿書送書什麼的工作其實還蠻瑣碎麻煩的。


3.在基本書坊這工作還蠻妙的。同事都是同志的情況下,大家都可以很開心討論等一下要吃什麼,或者說隔壁阿莫攝影棚(我們用同個空間)的Model帥不帥,可不可愛,或是開湯不熱NSFW一下,或許自己還在學習所以比較放不開,說不定過一陣子就會被說「小霍你太OVER囉」。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4.試教又要來了。上一次試教的時候緊張的說不出話來,很怕自己重蹈覆轍,那種乾在台上的感覺十足的差。這星期還是努力一下,編寫講綱,簡報,設計板書,補充講義,免得出搥。其實在想是不是這種心態讓自己才會失敗,或許要讓自己放鬆一點?


5.上星期六去聽了某大科法所的招生說明會,雨很冷,但我覺得台上學長經驗分享讓我更心寒。其實我本來期待可以聽到的是不同背景的人物經驗交換,對於自己的影響多大,或者去談談自己專業與法律的關係,去提出說為什麼要學法律,或為什麼要來念科法所。但我聽到的是「職業出路很多元」、「人際網路資源很多」、「學長姊互相幫忙」、「證照很好考」,搞得我不像在聽法學院的東西反倒是是商管資管學院的話。說真的,這些東西其實到處都聽得到,也不見得一定要去念科法所,甚至科法所的領域還小了點,比不上商學院管學院念的來的更有「用途」,那為什麼要來招生說明會聽這些東西?充滿各種資本主義與個人主義用語一直撞我,聽完三個人的分享之後就有些受不了離去了。但換個方式想想,或許那些所內比較激進的人都不屑參與這種分享會吧,或許當天都跑去守護普安堂也說不一定。


6.今天跟很久不見的朋友吃飯聊天,其實這種時間好像很久沒有過了,尤其還是談起在大學以前的事情。我覺得我在上大學前後是一個分水嶺,我的名字也分成EA跟小霍,藉此區分二者;雖然我喜歡大學後帶來給我的一些成就感跟人際關係還有學習到的事物,但偶爾也會懷念起國高中,那一回家就是打電動的生活。雖然糜爛,可是卻是一種無憂無慮的生活。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讀文本]白先勇《孽子》

        初看孽子,過了三四十年,白先勇的文筆仍然很好讀,很輕易將讀者帶進他所記憶的台灣社會,看那些只能在黑夜行走,宛如吸血鬼的同性戀者們的故事,與不顧一切的青春鳥性格。

        阿青作為一個讀者的領路人,他走在前方,一面揮著手指著,述說自己的故事:被媽媽拋棄、陪伴弟弟的死亡、被父親趕出家門、流落至黑夜王國;結交朋友、認識大老、參與安樂鄉的興衰......他所見所聞,不只是一個故事,而是那個時代每個人都在經歷的事情。

        七八零年代,連解嚴都尚未的年代,「同性戀」這詞代表的不只是性傾向,是一種未知、黑暗、可怕,及「不該出現」的一種身分。在異性戀父權社會下,同性戀沒有地方可以去,全部都躲在昏暗的新公園,作為他們的新王國。他們自認自己佔領了一塊地建立起國家,實際上是被逼的走投無路,只能以樹蔭藏身,躲在黑暗中。在這種看不見未來可能性的世界裡,他們沒有家,沒有親人,沒有結婚權,連人身自由都可能被剝奪,沒有什麼好獲得,也沒有什麼好失去,因此他們可以,或者說被迫去追求一切他們所要的,他們所應得的事物,感情、親情、友情,如同阿青尋覓像「弟弟」的人,龍子想念著對於火鳳凰的愛戀,傅老爺子努力彌補對死去兒子的愛......每個人都不顧一切地嚐試追求。反叛著這社會的道德價值,做一個青春鳥,做一個「孽子」。

        孽子與其說是阿青,不如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孽子。身上都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既然每個人都是孽子,那自然也沒有正常人的問題,也沒有「誰是典範」的疑慮。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是值得活在這世界上,與世界共舞的人。也不用去尋找何謂正確的道德價值,每個人都是走在黑暗中,往亮光處行走。

        脫離了那個時期,現代台灣依舊還是黑暗的年代。用藥、BDSM、多重伴侶、開放式關係、殘障同志、老年同志.........即使有一群人走出了黑暗,說自己是「健康陽光男同志」,但這不代表對於同性戀的污名跟歧視就可以削減,劃分界線也不見得自己就比較高尚,仍然被諸多人認定是違抗社會價值的「孽子」。

        當我們自認過得很開心,覺得社會夠平等的時候,還有一群為數眾多,不被肯認的族群還在暗巷中,被人指責不是,被人攻擊。我們這群到了亮光處的人,是否可以回頭當做螢火蟲,當做指引燈,帶著那些徬徨無助者,從黑暗中走出,一起享受光明,不再戰戰兢兢看不見未來的社會?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散落文]我們仍醒著(記11月30日)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三十日,一個號稱「多數弱勢」的團體,包括護家盟、下福盟,花了數百萬買各大報的頭版,又花了不知多少錢搭載舞台、邀請各界名人,各個教會團體也包車上來,一同參與今次的集會。他們花了這麼多錢,動員那麼多人力,並不是為了人權、不是為了某個弱勢團體、也不是要提倡什麼,而是為了「反多元成家」、「反同性婚姻」、「反同性戀」。簡而言之,這是一場只有仇恨跟歧視,反人權的荒謬集會。

        同一天,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伴侶盟)也為了對抗這荒謬的活動,發起三百人排字活動,將「婚姻平權」四個大字,跟多元成家真正的訴求傳達出去,告訴大眾,所謂的多元,所謂的伴侶,所謂的家庭,不應該只有「一男一女」、「一夫一妻」這麼狹隘的定義,而是只要身為人,都應該擁有的權利。

        無奈有些人看不到。兩場活動除了地點辦得很近以外,也有不少人,在護家盟場外不斷喊起訴求,意圖達到溝通。他們別著糾察隊的標誌,戴著帽子穿起口罩,冷漠的眼神看待著夥伴,像是看待「非人」的「人」一般,他們並沒有把面前大聲吶喊、情緒激動、有血有肉,一同與他們在這社會中生活的人,當做人,第一次看到不把人當人看的「公民運動」,他們有的只是「仇恨」。

        我看到我的朋友們,舉著牌子,有的默默,有的激動,把心理的話全部拋出來,要他們自省:如果你們結婚要先問過兩千萬人意見做何感想?或是大擁男男激吻,讓他們看到所謂的多元,所謂的愛。或者試圖與周邊的人對話,即使他們不斷跳針、鬼打牆、或一直拿聖經做錯誤解讀,還是用自己的感情跟知識,進行對話。

        即使如此,他們卻一直用各種藉口,不斷把心理那最真實的話:「我就是想要歧視你們!」置換成「我尊重同志,可是....」,「我有許多同志朋友,也跟他們很好...」或是「我認為小孩應該在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的家庭中生活」,試圖將歧視合理化。但歧視從來不是一個藉口,連藉口都算不上。他們像3K黨、像納粹、像幾千年以前,他們被丟進競技場作為娛樂,把他們當成不是人的羅馬人,口吻行為幾乎無差。

        我不太懂這次遊行到底是來幹做什麼的。若真的要遵循教義,那為什麼女人可以在大街上拋頭露面,甚至在舞台上發言?身為單親,卻說「孩子只有在一父一母家庭才能正常成長」?為什麼他們能夠一邊丟棄自己的祖先,一邊又拿祖先來說「華人家庭價值」?喊著「反修民法972」,卻連內容是什麼都說不出口?身為天主/基督信徒,卻又說著「同性戀是西方帶來的邪惡」?為了反同志,默許穿著納粹軍服的人走在街上,而排擠各種友善同志團體進行溝通對話?我看不到這次遊行的價值到底在哪裡,若要說,只有一個詞能夠代表他們中心思想:「惡」。他們的言行,皆是從「仇恨」而起,「罪惡」作結。

        走進人群中,發現仍有許多人不知道這次活動是什麼,只說是被教會動員而來,因為怕被排擠;有些人進來發現這根本是宗教團體,而烙一句「媽祖都沒反對你們了,你們是在反對什麼!」而離去;當更多人群離去時,台上的主辦團體卻又說「突破三十萬人!」,或許他們看到的是三位一體,所以擅自把人數加上好多倍。

        翻起各大報,該慶幸是多數記者是清醒的,知道這場活動,不過就是一場鬧劇。而真正的價值,不該是用仇恨堆砌起來的。多元成家的議題還有很多要討論,要進行抗爭,要進行許多的行動,希望可以靠這些事情,讓台灣社會能夠有更多人清醒,知道真正的人權,不是靠多數決定,是依著我們對於這個世代的正義理念與期待。



延伸閱讀:

婚姻平權 公民論壇 群賢樓前 不見不散 500人排字活動、守護愛與正義塗鴉牆、公民論壇

示威人數政治學:5萬、15萬還是25萬?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反同婚場外 同志熱線講師「街頭講課」

性道德防線劇烈拉扯 反多元成家 擠爆凱道/苦勞網

【動新聞】6百彩虹軍尬場 挺同志婚姻平權/蘋果日報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攝食記]南昌路・江蘇老宜記



中正紀念堂附近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卻沒有一一介紹或是來寫個文留個記憶,閑情逸致來補個記憶,或許之後自己翻了,想念起了,就會來吃了。




江蘇老宜記在靠近金鋒魯肉飯的旁邊一條巷子裡,就可以看見裡面的員工在趕麵皮,包酥餅,店面小因此只能外帶。在中午來的時候相當多上班族會來購買,那時候也比較能吃到剛出爐酥脆的燒餅或酥餅。晚了,就只剩下冷掉的酥餅,但其風味也是不錯,或是可買了之後回去烤、蒸、微波一下,一樣能體驗到剛出爐的那個脆感。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雜手記]記憶力

        最近記憶力特別不好,雖然平常也不怎麼樣,但日前已經到了「忘記前一秒做了什麼事情」這種程度了。
        前幾天去看女性影展,驗票完,後來要出來去上廁所要看票根的時候,竟然完全忘記我放在手機套裏面,翻了身上所有能翻的地方,工作人員好意的說我記得你,快去快回吧。雖然是好意,但也讓我感到尷尬。
        到今天早上,才剛鎖門就忘記自己到底也沒有鎖,來回了兩三次確認完才確定東西都有帶。剛剛上課要背法條的時候,才簡單的幾句也背了好久,雖然那跟我自己想睡或許有關。或許我的記憶力真的變差了。深怕有一天我會連簡單的事情也忘記,或許真的要好好調整自己的作息跟飲食習慣。
        雖然看似生活上的小事,也影響到了工作上的事情。在討論演講的時候,也忘記自己也有接另外一場演講,時間一直衝突;也一直忘記別人要給的發票,領據等,導致工作進度拖慢跟緊張。可能這之間也是我有些焦慮,或是不想面對的事情,不過頻率又變得比較高,真的該去醫院做身體檢查了,希望不是什麼嚴重的毛病。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雜手記]對最近同運的想法

        近來同運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尤其是今屆主題「看見性難民」引起更多紛爭,不管是對用藥、性工作者、愛滋、BDSM、特殊性癖......等等批評有所不同,但多可歸咎一點:「跟我無關」。更甚有人覺得同性婚姻/伴侶法過了,同運就結束了。

        運動本來就不會只有一種聲音,又不是每個人都是複製人或是共用同一顆腦袋,也沒有什麼不能談或不能提出的東西,只有那個論述能不能讓人接受的問題,而如果真的順應所謂的「社會共識」或「民意」,而有些東西不拿出來談的話,那其實就像路邊的乞丐只是懇求這個社會階級站的比較高的那群人施捨一點東西,那也根本不會改變什麼。

        雖然也不見得提出了就會被接受。想想看同性婚姻也有一堆人就說「啊那跟我根本沒關係」「啊那是什麼我好像不會碰到」,而且聲音也不小,那這個訴求有代表社群整體嗎?也會有人說「為什麼要談愛滋很不舒服!」「為什麼要講感染者權益那群人根本是活該!」那請問我們就不提愛滋同志嗎?如果每個議題都要拿來向內部問「能不能談」或是「可不可以提出來」那基本上大概只會剩下「健康乾淨潔身自愛」這些東西了。

        其實比較在意的是當我們一群人在往同一個方向走(伴侶法)的時候,會不會有一批人跟我們想法不同,認為目前要做的不是/不只是這件事情,而還有一堆要推動的,我們也不可能拿槍指著別人說「不准你做這個議題!」事實上的確還有很多事情要推動,運動也不是只有伴侶法而已,而且也不是互斥而是讓另外一個聲音出來,如果那麼害怕議題被提出來而汙名整個社群的話,到底要怎麼樣繼續推動一堆批評伴侶法「無性忠貞」、「淫亂」、「不正常」的聲音?又不是小學生或國中生被強迫寫唯一解的答案了。就連最近去學校演講同志教育都還被部分團體認為「激進」了,已經夠溫和的運動方式也被這樣批評,那這樣到底還有什麼是激進不激進?

        或許換個方式想想是:為什麼要談?不談會怎樣?談了會怎樣?議題/事件跟我們的關係在哪?會分散/分裂誰嗎?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害怕談的原因是什麼?厭惡的感覺是什麼?原因是什麼?這個議題有代表我嗎?還是代表了其他人?那其他人跟我的關係是什麼?遠或近?為什麼他/她們要這樣想?原因動機是什麼?有沒有溝通對話的機會?

        或許有些人談到某些議題而感到「不舒服」,就如同當初我聽到「同志」、聽到「愛滋」、聽到「轟趴」一樣,那對於幾年前的我而言也是很不舒服的,覺得為什麼要「公開」的提出,可是重點還是在於為什麼「不舒服」,去找出那個背後原因,而不是一腳踢開說這跟我無關為什麼要談,事實上很多議題跟很多人無關(女同又不會得愛滋?)但如果不一起破除某些汙名的話,那我們也不過是活在自己的舒適圈不願意走出來而已。

        當我們一直往某個方向前進的時候,勢必也會有些人是不願往最多人前進的地方,因為那根本不是他的路,卻要強塞住他的嘴或綁起來,認同唯一價值道理,那好像我們也像某些自認中立理性客觀的團體,實際上前面的形容詞前面都要加個「不」。

        我也不一定認同某些訴求,但至少先去理解「為什麼」吧,空打高砲或是說不去參加,雖然好像是一種選擇,但好像也失去了去認識或溝通某些議題某些人的機會。

延伸閱讀: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雜手記]座右銘.10/13

        好久沒寫網誌了,最近很忙,忙得很充實,但回頭過來看好像又覺得還好。反倒是這個忙,本來有些想要做的事情也沒做(像是當初說好的一天一廢文占版面),還沒看完的書,還沒寫完的小說,還沒做完的舊帳(已經快被學校追殺了),隨著時間的演進行事曆也越來越滿,滿到快溢出來了。我的人生大概就是積下帳吧,這個帳不知道何時才能還完。真的有必要要提座右銘來提醒自己了。
        雖然是座右銘,但也只是一句告訴自己的話:「不管如何,只有自己最愛自己。」這句話是大一上一堂關於助人者自我覺察的課,老師時時刻刻都在告訴我們,要自己愛自己。自己馬上被這句話感動到。明白自己在過去這些年的經驗,常常會忘了自己在哪裡,為了討別人歡心而去做一些事情,反倒是身體乏了心累了,也沒有去在意,一直到臨界點才發現自己快倒下來。大學這幾年下來,是有自己比較愛自己,或者換句話說,比較能夠在意自己的感受了。有一種「活著」的感覺。也不是指過去就不是活著,而是更有一種知道為了自己而活著的感覺。以前國高中還很小屁孩的時候,一直覺得我跟周邊人格格不入,覺得我應該比較聰明,比較能想得比較多,藉此來體驗高人一等的快感。現在想想那時還蠻好笑的,但我也不會因此否定過去那些經驗,因為有那些經驗才能培養現在的我。雖然還是有一些很想要剔除的記憶便是。
        然而最近越來越忙,一想到之後還有接不完的演講或寫不完的作業,就又開始頭暈胃痛了。可我知道這個忙其實沒有真的很忙,而只是自己一種忙的感覺,讓自己有在做事。但這終究只是虛假的,因為回頭看了凌亂的房間就知道這個「忙」是拿來逃避用的。但或許也是因為沒有人會進我的房間,也因為隻身一人之故,沒有人會擔心關心,於是自己也就頹廢了,反正這個頹廢也只有我自己看得見。雖然這種心態也蠻糟的,代表告訴大家說「我房間很亂哦快來看」,或是小屁孩式的自怨自艾。雖然寫了那麼多廢話,其實也只是想要告訴自己多愛點自己,不要再繼續頹廢墮落下去。最近運動跟飲食的頻率也變得不固定,再不多一點外在動力跟內在自省,我大概又會縮回去了。總而言之還是希望自己最近能夠振作起來,整理房間,看書,寫作業,寫小說,運動,重訓,把該做的事情做一做,回到軌道上。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雜手記]殘章片段・10/8

    這是今早發生的事情:

    今天早上,原準備騎車上課,但騎車騎到一半就突然沒油,心理有點緊張,因為那堂課是最好不要遲到的課,因此趕快搭計程車趕八點的教程課。

    結果因為這樣稍微有點太過緊張,妥症突然停不下來,頻率有點高。後來有組員私下告訴我其他同學覺得我在製造噪音,問我要不要去跟老師講一下狀況(組員知道我的症狀)告訴老師。

    之後,老師在一上課就說:

    「各位同學,我們都是未來要成為老師,教導學生的人對吧?可是學生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學生可能擁有一些不同的症狀?大家知道有一堂三學分的課是什麼嗎?(同學:特殊教育導論),對,那其他人知道有什麼樣的特教學生嗎?像是無法閱讀文字?(同學:閱讀障礙),那這些學生是不願努力控制自己的人嗎?同學我們做一個小活動,我們右手食指順時鐘轉,右腳逆時鐘轉,很難對不對?這樣是不是能夠自己控制的呢?與其責怪,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先去瞭解跟溝通學生的狀況,依照狀況而有所不同的教導方式呢?」

    後來,老師便請我向同學說明我的妥症症狀,也希望能夠了解,並且也會努力自己控制下來。老師給了我「勇敢」兩個字。

     很感謝老師讓我有機會可以向其他人解釋,謝謝。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不新詩]我們的家

送走領藥的孩童們
在農田裡擺桌砌茶
撫摸親人般的家壁
夜裡很靜,只有微風吹過
而眷村正在做著古老的夢

他們掘走了一切
那隻手長得很不像人,是妖怪的爪
迅速地
毀了寧靜

他們偽裝成人類
頂著官帽,說
「為了大義」
但什麼意義也沒有留下
後來才聽懂
是「大益」

懷裡的人不會醒了
母親眼淚滴落
落下的,不是土地
是瀝青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雜手記]等待失落.9/21

自從那短暫的戀情離去之後,仍然還是有聯絡,但關係不一樣了,回的內容也不一樣了,間隔時間不一樣了,語氣也不一樣了。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雜手記]一瞬間.9/9

[0908]
明天總算是開學了,終於要過大四的生活了——雖然我一直都沒有自己已經是大四的實感。還在過著糜爛的生活,還在玩社團,好似自己潛意識還不想面對接下來的人生,雖然已經有些規劃,但這些規劃都還是需要自己去動才行。想想手邊還有延宕許久的工作從上學期到現在還沒完成,認知跟實際行動果然不一樣,尤其在我身上更能看到這點。
騎車回桃園雖熱雖遠,不過也是期望陽光可以把身上的懶蟲曬死,讓自己多點動力。雖然沒有幫助不過至少心裡還有一點點安慰自己起碼有了一點點正面能量跑到身上。之前一直處於負面的狀態,總算可以拉回一點點平衡。
一經提醒才想起這首歌,之前去麗江買了兩片淘碟,說好要燒一張給小弟弟聽還沒燒,下次回桃園再來弄吧。希望我還記得。
明天早上八點還要醒,就先睡吧。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雜手記]殘章片段.9/6


     一、本想輕鬆睡到中午,昨晚看到訊息才想到要去宣講,開會開完一片茫然不知道要怎麼講。一直到旁聽完一堂才有一些概念。不過下午講的時候才真正發現自己問題點不在於不知道怎麼講,而是怎麼一邊克服學生的吵鬧,一邊勉強有邏輯的講完課。還是要趁週末好好的寫講稿,預備一下比較好。

     二、好久沒去吃小飯館兒了,跟朋友吃了春川辣雞真的蠻好吃的,辣辣香香配飯很棒,加上起司根本要直衝天堂了。只可惜戰力不足,一邊撐著一邊吃反倒是吃到有點膩。

     三、失魂是一部電影二分,腦補八分的作品。導演氣氛掌握的很好,我很喜歡,但認真覺得選角很失敗,看到納豆出場超級納悶,看到爸爸的選角(抱歉我不知道是哪個),跟梁赫群那莫名的角色個性跟行為,實在超級破壞氣氛。也有太多畫面需要自己腦補了,雖然也不是說不好,事實上很多作品就是留白的夠好夠恰當引起話題,成為經典電影作品。不過這作品留白太多一堆需要腦補的地方,真的蠻失敗的地方。不過倒是很適合當作攝影跟取鏡拍攝的作品,是很適合被拿去講課的作品。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雜手記]眠不眠.9/5


        今天睡得特別久,但並沒有睡飽,或許可能也是因為過了自己平常的睡眠時間的關係,即使下午空著,躺在床上卻也睡不著,翻來覆去,只得在打開手機跟電腦看著即使看不看都沒差的網頁。也有可能自己電腦手機成癮,造成對於睡覺中「時間不斷流逝」這件事情產生焦慮,變得無法好好休息。但有另外一種焦慮是「明明很累卻睡不著」,這種矛盾的情況讓我對睡眠這件事情很難去描繪出我到底是愛還是恨還是無奈。

        本想說可以好好休息一陣子不用早起,可是看著行事曆,跟自己排班的時間表,雖然只有一天有早八的課但得幾乎天天七點醒,簡單梳洗後出門。雖然是本來就會承諾要去做也想去做的事情,想好好培養演講的心態跟技巧,又同時想要好好休息睡個大頭覺再說,卻也最終達不成目標。真希望這種心理狀態趕快調整好,不然只會更累。

        或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今天出門吃個飯才發現忘記帶錢包,來回騎了二十分鐘把錢付清後,買杯飲料又把鑰匙忘在飲料店,還好及時被人發現才拿回來。這幾天迷迷糊糊的事例不少,但拜託不要再更多了,不希望哪天發現自己在外面的時候,錢包鑰匙手機什麼都沒帶,只能挫咧等,等著人來救,那樣就太羞恥了。

        該調整作息時間了,目標是十二點以前睡,七點醒。雖然這個目標每次大概只能維持不到一周就破功,但還是勉勵自己一下。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雜手記]殘章片段.9/4

一、今天的表現告訴我要練口條跟主持隨機應變的能力,不然會很尷尬。自己真的沒有什麼主持能力。也很感謝向峰跟他的愛心眼鏡拯救全世界。
二、看到社團學弟妹努力的樣子好欣慰,好棒。
三、謝謝這幾天的大家,不管是工人、老師,沒有大家迎新嘉年華就辦不成。自己也有點羞愧沒做些甚麼,這次要好好反省自己。
四、雖然忙完了,可是剛剛熱線一通電話把我打回現實了...世界果然是殘酷的。
五、每個社團自嗨能力超高標準,有嚇倒。
六、我果然還是很在意早上夢到的便便咖啡。
七、不要一直問我你/妳桃花最近怎樣,或是氣場安怎,人也是會累的orz。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雜手記]殘章片段.9/3

一、妥症又復發了,可以不要在這種時間點發作嗎,還沒一個月耶QQ。
二、這兩天弄活動,真的覺得自己能力跟態度很不足,不足到自己很羞愧,怎麼可以讓自己這麼的廢。
三、知道自己很多事情都只是半吊子,但常常那些自責或是真的感到不好意思的話語都被當成是謙虛或是客氣話,感覺真的很微妙。
四、其實知道自己很多擔憂是想太多,但每當要我放下戒心的時候又會被回馬打了一槍。不過還是要學習自己不要太多疑,搞得自己跟身邊的人都很累Orz。
五、今天在排播放音樂的時候發現電腦底板突出,怵目驚心。等到活動結束,開學搶完課一定要把電腦拿去送修一下。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雜手記]殘章片段.9/2

一、兩光的狀態還沒恢復,拜託求求腦子你快點恢復正常好不好。
二、Facebook的即時動態又在我的頁面重出江湖了,我沒有很想看別人隱私只好自己關掉了
三、剪完頭髮心情變得不錯,果然要斷煩惱就要斷髮。希望不會有一天我想斷煩惱的時候沒有頭髮可以給我斷
四、最近都沒有定時吃藥跟念經,在等老媽什麼時候神通通到打電話唸我
五、看著Blogger的每年發文數不斷銳減,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願意打個文章去恢復一下文字品質,每見自己發個動態或發個文都錯字一堆或語句不順,深感難過,覺得自己快沒救了。所以一天一廢文拯救自己的文筆(不知道能撐幾天就是)。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攝食記]永和.饕食屋厚切豬排



最近一直遲遲沒有寫食記,部分原因是發懶了,但重要的是忙到忘記了。或許也是因為自己接了太多工作,或是最近發生很多令人不快的事情,原定的幾項文章都擱置了。

過了一段時間後終於想要提起筆寫一寫,在暑假這段要忙不忙的時間,剛好來寫寫這間店。


這間店位於捷運頂溪一號出口,永和路與中正路交接口,招牌雖大雖紅,不過因為店面小容易忽略,這也是之前某位朋友告訴我才知道這間店的。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雜手記]大三→大四過渡中

交完最後一份報告,總算真的從大三脫離,要進入到大四了。雖然還有服務學習的成績還沒弄完。也感謝各個老師能夠容忍如我一般不成材學生大遲交作業,瘋狂挑戰底線跟成績。

用一句話總括這一年:忙得充實也虛無。這十二個月的時間大概都花在社團上面,尤其是下學期更是如此。我不知道有多長時間沒好好看完一本書,總是零零碎碎的翻了過去,像是懂了一般丟在角落,但還沒經過消化就隨著排泄物流到馬桶裡,一點也沒吸收到,這年腦袋生了大病,冒了知識荒跟無知病。而且還是慢性病,會越來越腐蝕對文字的理解跟閱讀速度,然後就真的病入膏肓了。要趁這大學最後一個暑假——雖然要延畢,不過還是趁早把讀書的感覺找回來,找回以前可以把三百多頁在兩個小時內看完的那個我。雖然食言的次數也多了,就當作目標實踐吧。

但也不能說一無所獲。在搞社團這一年,的確真真切切感受到帶領一個團隊是必須具備很高的EQ跟隨機應變的能力,還有要把自己當做沒有口袋的小叮噹一樣逼自己變萬能,雖然沒有道具。這一年最不缺的就是「焦慮」,焦慮所有還沒完成,跟完成但還沒收尾的事情,大概也是這焦慮打壞我唸書的步調吧(牽拖)。

也謝謝各位諸多幹部陪著我一起去搞活動馬拉松,搞得大家學期成績也一起爆炸,情緒也一起爆炸,四五六月都在爆炸,但那種辦活動的愉悅真的有出來,這一直都不是以前我能想像到的:沒想到我也有能夠影響他人的能力。

說到能力,這一年也真的碰到不少大人物,站在同台戰戰兢兢的,自己對於展露自己在許多人面前還是有點膽怯,腦袋也有打結的狀況,說話跳針等等,不過至少不會像以前一樣,被逼著上台,一句話都講不出口。

還有這一年以來最不能理解大概就是被一些人當做是名人。我在臉書上就只是一個會發吃喝啦撒,偶爾轉貼新聞或評論活動的小憤青,我絕對不是什麼值得敬重的人物,請把我當做一般人看就好。還有我也不是誰誰的天菜,謝謝。

還有大概就是這年多了好多疏離感,不管在以前還是現在的交友圈都是,這一年以來真的沒什麼機會講些感性的話,有的只有一堆八卦,像個瘋婆子到處談論。少了一些能講或可講的人事物,大概就是這年來的另外一個遺憾吧。還有一年,雖然依然有些社團活動,不過可能逐漸要放在課業上,還有很多學分跟未來想做的事情,要好好規劃來著。

雖然每次都這麼說,八成還是會有1/3時間在父母兄弟眼中「不務正業」的事情上面,我果然是一個人生失敗組的尼特族QQ。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讀文本]克雷.卡佛特《偷窺狂的國家》



《偷窺狂的國家——媒體、隱私權,與現代文化中的偷窺現象》 
克雷.卡佛特(Clay Calvert) 
譯者:林惠娸, 陳雅汝 
出版年代:2003年5月初版 
出版:商周出版

     必須說這本書資訊真的頗難找,大概也是因為可讀性不太高的關係吧(咦)

    高中時期,曾在電視看過《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1998),對於這部片沒有太多的感覺,也沒有特別在意它想要探討的議題,只當作就看過一部電影而已。現在想想,結尾的「節目結束了,我們來轉台看別的吧」,其實諷刺地描寫我們對「隱私」觀看的強烈慾望,也道出螢幕裡外的現實分離感,不認為螢幕的另外一頭的影像,跟我們一樣都是「真的」。即使電影已經過了15年,其意涵仍適用現今社會,我們對「偷窺」的想像。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讀文本]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
作者:愛新覺羅・溥儀
出版:群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
        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在抗戰期間,接受日本人扶持成為偽滿洲國皇帝,後在二戰結束之後被判為戰犯,在蘇聯被關押5年,後被送回中國關15年,再經過特赦後變成一般中國公民,而在1964年擔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於1967年時,由於文化大革命隻顧,多次被紅衛兵批鬥,最後患尿毒症去世。此書寫作於1957年下半年,當時撫順戰犯管理所認為,日本戰犯自我覺察揭露侵華的殘暴罪行,是促進他們加強改造的好方法,而偽滿戰犯都寫做「悔過書」,這些悔過書的題目都叫做「我的前半生」。溥儀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寫作,共撰寫了一年半,於1960年1月出版,但由於歷史因素。而溥儀在寫作時,也有他人提供許多材料供參考,其胞弟溥杰也有幫助寫作。此書不斷呈現一種自我唾罵,表示自己「萬死不足以蔽其辜」,而在勞動過後痛改前非,聽中共的話,遵循黨的道路,忠於毛澤東,重新做人的決心。也可看見此書背後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而在書中的寫作語氣與思想,也深受當時的寫作環境、時間、條件等,此書除了記載現代中國歷史進程,也可以看見中共教育改造戰犯成就的原始文字載體,從此書也可以看見濃厚的社會主義至上、中共獨大的思想。不過也不能就否定此書的價值,畢竟他是在一個特殊的歷史環境下產生,不僅是書中敘述的歷史事件,也可以從用字遣詞中看出中共想要傳達的一種意識形態,透過這位末代皇帝的書寫,個人反思中夾雜改造精神,是一特殊時代下的作品。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讀文本]丹尼爾.沙勒夫《隱私不保的年代: 網路的流言蜚語、人肉搜索、網路霸凌和私密窺探》



《隱私不保的年代:網路的流言蜚語、人肉搜索、網路霸凌和私密窺探》
作者:丹尼爾.沙勒夫(Daniel J. Solove)
譯者:林錚顗
出版年代:2011年1月初版
出版: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在這個年代,只要有手機、相機,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視為一個媒體,拍下現場照片,寫新聞稿,上傳到網路,就可以作為作為一篇報導。對於以往要發表任何言論,必須先透過讀者投書,在等待幾天的時間才能在報紙上看到自己的評論,現在的網路媒體只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分鐘的時間,就有一篇熱騰騰的新聞出來。在這個網路的年代,我們可以不必藉由第三者之手(報社、電視台、雜誌編輯)才能發表自己的言論跟報導事件,只要有電腦、網路即可。雖然看似是將大眾媒體回歸給大眾之上,但實際上這種方式仍然有許多問題。就如同本書作者丹尼爾.沙勒夫所寫到的,網路從1990年出現,到現在不過十幾歲、二十出頭,仍然還是青少年階段的年紀,在許多作為與規範上,仍未塑造好其樣貌,便像是脫韁野馬般,四處散播。而這個散播帶來的是祝福,但更多的是詛咒。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讀文本]賽繆爾.弗里德曼《給年輕記者的信》




上陳老師的課才有機會閱讀到這本書,不然平時大概也不太會去翻,或是那麼主動的吧
話說回來,真的要讓人覺得看一本書很煩,只要把書本列為「專書報告」,當成作業真的會讓人有閱讀煩躁的感覺XDD。

      剛看到此書台版封面,覺得饒富趣味。相較於英文版封面,台版把封面設計成的報紙頭版, 比喻我們每天看的報紙頭調,有意無意告訴讀者這本書有它的重要性。而書名中的「年輕記者」,或許也不限於剛入行,或是準備入門的記者,而是身為一般民眾的我們。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小小說]愚人節小玩笑


       那是發生在三月三十一日,在放課後回家的路上的事情。
       「欸,明天就是愚人節了,阿修你有要做什麼嗎?」我的同班同學,劉安對我這個人——簡呈修這樣說。
       其實我並沒有特別想回應他的話,只是因為剛好回去是同一線捷運、同一班公車、同一條路、然後剛好住在我家對面這樣。雖然是住家裡面對面,但也是上了高中才知道這傢伙住我對面。
       總之,上面這段敘述並不重要。
       我想了想,說:「明天啊.....我對愚人節並沒有任何實感,打從上幼稚園開始,我就沒有被人騙過,或是愚弄別人。我覺得那樣沒有很好玩。」
       「真的假的,你沒有被別人騙過!?」劉安誇張地作出驚訝樣子,眼睛都快凸出來,「欸你唬我吧,身為台灣人的一份子,沒有被騙或騙過人,你真的是台灣人嗎!你真的是驕傲的台灣人嗎!」
       「這干愚人節屁事。」
       「當然有關係!台灣人就應該要實踐愚人節精神,要瘋狂的到處愚弄人才是真的台灣人啊!」
       「你這滿腦子偏差思想的白目。」
       「誰偏差思想啊!」
       我們就這樣一路打鬧,直到家門前才分開,劉安在離開前還對我說「記得哦!明天一定要騙人!」
       誰理他啊。我就這樣想著,拿出鑰匙打開家門。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雜手記]忙碌


    近來越來越忙碌,越來越晚睡,忙裡偷閒依然掩蓋不住疲倦。除了隨便選的23學分,上學期的社長,與熱線合作的服務學習TA,到這學期該辦的愛洛生活節(性別平等系列活動之類的東西),還有GLAD校園同志甦醒日,以及接下來的社團評鑑、交接、幹訓.....。纔剛開學第一天便跑了五個行政單位,晚上十二點才回到家。某人總是罵我這些事情都是自找的,原本有些生氣,想為這些事情找些理由反駁回去,但如今認真想想,好像真的都是自找苦吃,何必如此的樣子。想到這不禁苦笑了一下。

    寒假一、二月基本上都在休息,不過這個假期累積的充電量,才不過第二周就有些消耗殆盡,每天能睡到六個小時都有點奢侈。不知道這次電量能供應我到何時。有時候精神太好也不是件好事,常開玩笑說「回光返照」,也真的感覺到那種快被蒙主召恩(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怎麼喜歡天主基督體系)的感覺。找個時間去檢查一下身體,不過檢查無論好壞,仍然要把事情做下去才行。這種帶著殘敗身體,消耗生命做事的感覺真不愉快。

    雖然抱怨這麼多,但做自己想做的,與有相同志趣的朋友一起做事,仍然是一件人間愉快(偷用一下作文)的事情,尤其是一群嘴巴賤跟難相處的朋友互相嘴砲婊人,笑到可以忘卻疲累,即使眼睛快瞇了起來也能感受快樂。抽空時間去各種講座論壇,認識不同的人,增加自己的論述能力,認識到與自己陌生不同的東西。雖然累,真的也累啦,但至少感覺自己是有收獲,可以好好把握現在去做事。

    盡力把各個事情帶起來,不要虛度這段時間,繼續挑戰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看看吧。話又說回來,我果然是受虐體質,抱怨這麼多,事情還是做的很開心,想必上輩子我一定是SM玩過頭不小心葛屁的奴也說不定。(什麼鬼)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攝食記]永和.小島食堂

  之前已經寫過一次小島食堂的食記,不過大約在去年八月左右,小島食堂從金山路,搬至永和文化路,也代表師大能吃的東西又少了一個了。
  (可參照至此:http://whoiseagle.blogspot.tw/2012/02/blog-post_29.html)
  
  不過或許大概有緣,才剛在永和找到新的租屋地點後,一看這間店的店址,竟不過五分鐘的路程,也因此又再度變成它的忠實顧客了。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讀文本]尤爾根.奧斯特哈梅爾《中國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




作者:尤爾根.奧斯特哈梅爾(Jurgen Osterhammel)
譯者:朱章才
出版:麥田
出版時間:2000年

    尤爾根.奧斯特哈梅爾 (Jurgen Osterhammel)生於1952年,開始研究約略70-80年代之間,主要研究範圍是以殖民主義、世界史、全球史、史學史與史學理論。其中他對於中華民國創建至中共建國(1912-1949)歷史,在這之間中國所受到的近代化衝擊與文化變遷,知識份子與菁英階級如何轉化,城市與鄉村的衝突,共產主義的崛起與國民政府之間的和戰周旋,奧斯特哈梅爾寫作此書,做了一個統整概略的論述。